这重申了中国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决心,将为世界各国树立榜样,并将促进该协定早日实施。
按照省里统一要求,全省统调燃煤发电机组要在10月底前、地方燃煤机组在12月底前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无论是立足于企业长远发展还是履行社会责任,都应将环保作为生命线常抓不懈。
9月1日上午,省长陈润儿赴郑州市调研工业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并召开专题座谈会。陈润儿指出,从根本上解决燃煤电厂的污染严重问题,还要下定决心,关停那些能耗高、污染重的小自备电厂,淘汰产能落后的小发电机组、小燃煤锅炉政出多门、彼此分离(同样是采煤沉陷区治理,领头的先是发改委,后是建设局,中间还有农委),缺少监督的行政体系,既造成治理规划缺乏连贯性和周密,又导致政策落地过程中的效应递减甚至改头换面。作为个体的农户,排放是分散和有限的,但架不住面广量大,数十个农户足以造成一个村的环境恶化,数十万个村庄则造成农村整体的环境恶化。当然,三类现象在不少地方是叠加的,属于集大成。
与传统的自然农业、自给自足型农业相比,现代农业体系有两个相互交织的特征。这意味着,在环境污染或破坏的层面上,存在着一个共犯体系。噪声污染问题,占举报件总数的16%。
其次是水污染问题,占举报件总数的35%。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占举报件总数的8%。目前,已有百余人因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被刑事拘留,8省区罚款总额或可过亿元。据各地督察组交办情况看,从工业园区违规排放废气废水到城市垃圾臭味扰民,从农村水源地受企业排污影响到建筑工地夜间施工产生噪声督察组交办案件中,多数涉及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固体废弃物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
8省区党政部门已有超2000人被问责,多数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历时一个月的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现场督察阶段全部结束。
以河南为例,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向该省交办的群众来电、来信举报环保问题中,大气污染问题占举报件总数的71%为有效处理跨界污染,对两个相邻地区同时挂牌督办、督促联动整改。自3月以来,环境保护部直接出动查办30起案件,涉及排污企业及环境问题53家(件)。实施查封扣押案件2942件。
坚持精准点穴、以点带面,对典型违法案件除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外,还采取了对责任人处以行政拘留或追究刑事责任、启动公益诉讼、列入违法企业黑名单或失信企业名单等多种措施。三是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严打违法典型。在清理整顿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方面,环境保护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了清理整顿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的时间表及任务要求。地方各级环保部门还先后查处、曝光了一批涉嫌偷排偷放、超标排放的典型违法案件,起到了以案释法、以案说法的作用及明显的震慑效果。
这些制度的落实,厘清了各级党委政府环保责任,明确了各部门任务分工。二是典型驱动,正面引导和反面批评相结合。
下一步,环境保护部将继续按月调度各省(区、市、兵团)建设项目清理进展情况,并适时组织督查。四是创新执法,多种形式挂牌督办重点案件。
2016年上半年,以《环境保护法》四个配套办法执行效果、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变化等为依据,对环境执法不力且区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的10个地市提出公开批评,督促其切实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整顿规范类30.8万个,已完成21%。为强化地方政府责任,联合山东、浙江、广西等省级政府共同对恶意环境违法行为挂牌督办。环保部今日发布了2016年上半年环境执法情况。一方面以执法不力、恶意违法为反面典型,通过通报批评、向社会公开等,起到警示震慑作用。实施限产停产案件1202件。
截至7月底,全国32个省(区、市、兵团)共排查发现违法违规建设项目62.4万个,按照三个一批的要求,已完成清理整顿任务19.1万个,约占总数的31%。2016年上半年环境保护部直接挂牌督办案件19起,涉及14家企业、1个工业园区、1个饮用水源地、5个地市级人民政府。
为推动重点问题解决,同一问题既对企业又对地方政府实施挂牌督办,增强影响力及效果。在案件查处方面,环境保护部组织地方各级环保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树立改善环境质量为工作目标的理念,重点强化环境质量下降地区的环境执法工作。除西藏外,各省(区、市、兵团)均已按要求在省级环保部门网站公开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排查清理情况。
注重确立正反两方面典型,一方面通报表扬江苏泰兴、福建、湖南、湖北以及重庆等环境执法效果显著的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发环境执法队伍正能量。完善备案类24.4万个,已完成28%。田为勇表示,下半年,全国各级环保部门将继续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法》的各项要求,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与2015年上半年相比,按日计罚案件数量上升6%,适用查封扣押案件数量上升62%,适用限产停产案件数量上升10%,移送拘留案件数量上升65%,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数量上升14%。
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局长田为勇介绍,在落实地方党委政府环境保护责任方面,截至目前已有11省份出台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8个省出台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五是直查直办,树立环境执法权威。
其中淘汰关闭类7.2万个,已完成80%。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机关案件840起。
对这些案件的直接查办,既树立了环境执法权威,也起到了查处一起、震慑一批的作用。田为勇介绍,上半年的环境执法工作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一是目标导向,将环境质量与执法力度挂钩。
据了解,2016年上半年,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案件307件,罚款数额达26447.62万元。其中,环境保护部组织查处了污染源自动监控弄虚作假典型案例8起,私设暗管偷排偷放案件3起,机动车尾气排放弄虚作假案件2起,环境影响评价资质弄虚作假案件16起,共拘留22人对于达不到要求的污染物排放企业,环境保护部门可依法提起诉讼。企业和新南威尔士州环境保护局一直都在思考,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在这种不断的探索中,实用和经济的技术也就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环境监管文化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建立的,这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努力,为此环境保护部门需要长期发起守法运动。相对我国而言,新南威尔士州环境保护局的相关工作经验具有参考意义:一是建立严格的法律和配套的导则与指南等文件,建立忠实且强有力的环境保护执行机构。
新南威尔士州环境保护局每3年向公众报告一次环境保护工作,并接受公众的反馈。上世纪90年代,新南威尔士州的第一个五年空气质量管理计划就投入了20亿澳元。
三是环境保护管理与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要现代化,要让公众充分了解、支持和参与。四是建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并联审批制度,建立包括水、土、气、固废、噪声等方面的综合许可机制。